兒童腸胃感冒通常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發熱、食欲不振等癥狀。腸胃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少數情況下可能由細菌感染導致。

1、嘔吐
嘔吐是兒童腸胃感冒的常見癥狀,可能突然發生且頻率較高。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能出現膽汁樣物質。頻繁嘔吐可能導致脫水,家長需觀察患兒精神狀態和尿量變化。病毒感染引起的嘔吐通常持續一到兩天,細菌感染可能持續時間更長。
2、腹瀉
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呈水樣或稀糊狀,可能伴有未消化食物殘渣。輪狀病毒感染時糞便可能呈蛋花湯樣。腹瀉嚴重時可能引起脫水,表現為口渴、尿量減少、眼窩凹陷等癥狀。家長需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必要時使用口服補液鹽。
3、腹痛
腹痛多表現為陣發性臍周疼痛,程度輕重不一。患兒可能出現哭鬧不安、蜷縮身體等表現。腹痛通常在排便后暫時緩解。若腹痛持續加重或固定于右下腹,需警惕闌尾炎等急腹癥可能,應及時就醫檢查。

4、發熱
發熱程度多為低至中度,體溫可達38-39攝氏度。部分患兒可能出現高熱,尤其是輪狀病毒感染時。發熱通常持續兩到三天,若超過三天或體溫反復升高,需考慮合并細菌感染可能。家長可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
5、食欲不振
患兒常明顯拒食,尤其抗拒油膩食物。食欲減退可能持續數天,隨著癥狀緩解逐漸恢復。家長不應強迫進食,可提供米湯、稀粥等清淡流質食物。若拒食超過三天或出現明顯體重下降,需及時就醫評估營養狀況。

兒童腸胃感冒期間,家長需注意保持患兒充足休息,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選擇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膩、高糖食物。注意手衛生和餐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現持續高熱、頻繁嘔吐、血便、精神萎靡、尿量明顯減少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治療。恢復期可逐步增加營養,但需避免過早攝入高纖維和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