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增厚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抗纖維化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方式治療。胸膜增厚通常由感染性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塵肺病、胸部外傷等原因引起。

1、抗炎鎮痛: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可緩解胸膜增厚引發的疼痛和炎癥反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局部充血水腫,適用于輕度胸膜粘連或胸痛癥狀。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長期使用需監測肝腎功能。
2、激素治療: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適用于結核性或自身免疫性胸膜炎。通過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胸膜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可延緩胸膜纖維化進程。短期沖擊治療能顯著改善呼吸困難癥狀,但需嚴格遵醫囑逐步減量。

3、抗纖維化:
吡非尼酮、尼達尼布等抗纖維化藥物能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減緩胸膜膠原沉積。適用于塵肺或特發性肺纖維化繼發的胸膜增厚,需持續用藥3-6個月觀察療效。可能出現光敏反應、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胸部CT。
4、免疫調節:
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的胸膜病變。通過調節T淋巴細胞功能控制自身免疫反應,減少胸膜血管翳形成。治療期間需每周監測血常規,警惕骨髓抑制和機會性感染風險。
5、抗感染治療:
細菌性胸膜炎需使用頭孢曲松、莫西沙星、萬古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結核性胸膜增厚需規范服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聯抗結核藥物,療程不少于6個月。藥物敏感試驗可指導精準用藥,避免耐藥性產生。

胸膜增厚患者日常需保持低鹽高蛋白飲食,適當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改善肺功能。急性期建議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進行游泳、太極拳等溫和運動。定期復查肺功能與胸部影像學,若出現持續胸痛、咯血或血氧飽和度低于90%需立即就醫。長期吸煙者必須戒煙,職業暴露人群需做好粉塵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