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有門靜脈高壓、腹水、肝性腦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肝腎綜合征。
門靜脈高壓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由于肝臟結構改變導致血流受阻,可能引發脾腫大和側支循環開放。患者常表現為腹壁靜脈曲張和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治療需控制原發病,必要時采用門體分流術降低壓力。

腹水多由門靜脈高壓和低蛋白血癥共同導致,表現為腹部膨隆和移動性濁音。限制鈉鹽攝入和利尿劑是基礎治療,頑固性腹水需腹腔穿刺放液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肝性腦病源于肝臟解毒功能下降,血氨等毒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早期可能出現性格改變或睡眠顛倒,嚴重時導致昏迷。治療需減少腸道氨吸收,常用乳果糖調節腸道菌群。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屬于急癥,嘔血和黑便是典型表現。急性期需內鏡下止血,預防再出血可選用普萘洛爾降低門脈壓力。
肝腎綜合征是晚期嚴重并發癥,表現為少尿和血肌酐升高。治療重點在于改善肝臟功能,必要時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