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的治療藥物主要有抗組胺藥、免疫調節劑和生物制劑三類。抗組胺藥是首選藥物,免疫調節劑適用于頑固性病例,生物制劑則針對特定免疫通路發揮作用。

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具有鎮靜作用,適合夜間瘙癢明顯的患者。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副作用較小,可作為長期維持用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聯合使用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增強療效。

對于常規抗組胺藥效果不佳者,可考慮免疫調節劑。環孢素通過抑制T細胞活性發揮作用,但需監測腎功能和血壓。孟魯司特作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伴有哮喘癥狀的患者尤為適用。
奧馬珠單抗是靶向IgE的單克隆抗體,適用于中重度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該藥需皮下注射,可顯著改善頑固性風團和血管性水腫。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控制急性發作。

用藥期間需定期評估療效和不良反應。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嗜睡、口干,免疫調節劑需警惕感染風險。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癥狀反彈。頑固性病例可考慮過敏原檢測或聯合中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