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瘺管可通過局部清潔、藥物治療、根管治療、手術切除、日常護理等方式治療。牙齦瘺管通常由齲齒感染、牙周炎、根尖周炎、牙髓壞死、外傷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潔:
使用生理鹽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沖洗瘺管開口,每日2-3次減少細菌滋生。配合軟毛牙刷清潔患處周圍牙面,避免食物殘渣堆積。超聲波潔牙可清除齦下結石,改善局部炎癥環境。
2、藥物治療:
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可控制厭氧菌感染,布洛芬緩解腫痛癥狀。局部涂抹鹽酸米諾環素軟膏促進瘺管愈合。藥物治療需持續1-2周,應與口腔清潔措施同步進行。

3、根管治療:
適用于牙髓壞死引起的瘺管,通過開髓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根管預備后填入氫氧化鈣糊劑消毒,最后用牙膠尖嚴密充填。治療需2-3次就診,成功率可達85%以上。
4、手術切除:
對頑固性瘺管行牙齦切除術或根尖切除術,徹底清除病灶組織。手術同期可進行引導骨再生術修復缺損。術后需縫合創口并佩戴牙周保護劑,愈合期約2周。
5、日常護理:
每日使用牙線清理牙間隙,避免鄰面齲發生。限制碳酸飲料及高糖食物攝入,餐后清水漱口。每半年接受專業牙周檢查,早期發現牙體牙周病變。

飲食選擇高維生素C的獼猴桃、西蘭花促進牙齦修復,適度咀嚼蘋果、胡蘿卜增強牙周組織韌性。避免用患側咬硬物,刷牙時采用巴氏刷牙法。出現瘺管滲液增多或劇烈疼痛需立即復診,長期未愈的瘺管可能需CT檢查排除頜骨病變。吸煙患者應戒煙以改善局部微循環,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