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婦科手術有人工流產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卵巢囊腫切除術、宮腔鏡檢查術、輸卵管結扎術。

1、人工流產術
人工流產術適用于意外妊娠或醫學指征需終止妊娠的情況,分為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兩種方式。手術流產常用負壓吸引術,在妊娠10周內進行較為安全。術后可能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等反應,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術后兩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定期復查超聲確認宮腔恢復情況。
2、子宮肌瘤剔除術
子宮肌瘤剔除術適用于引起月經過多、壓迫癥狀或備孕需求的肌壁間或漿膜下肌瘤。手術可通過腹腔鏡或開腹途徑進行,保留子宮結構。術后需關注陰道流血情況,使用縮宮素注射液促進子宮收縮,配合氨甲環酸片控制出血。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定期復查肌瘤有無復發。
3、卵巢囊腫切除術
卵巢囊腫切除術針對直徑超過5厘米、持續存在或懷疑惡性的囊腫。腹腔鏡手術為首選,術中快速病理檢查可明確性質。術后需監測激素水平變化,年輕患者盡量保留正常卵巢組織。對于巧克力囊腫患者,術后可能需使用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預防復發,并建議盡早妊娠。

4、宮腔鏡檢查術
宮腔鏡檢查術兼具診斷和治療功能,適用于異常子宮出血、不孕癥宮腔評估或子宮內膜息肉切除。檢查時需擴張宮頸管,可能引起輕度腹痛。術后短期陰道排液屬正常現象,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預防感染。發現宮腔粘連者需放置宮內節育器防止復粘,配合雌激素類藥物促進內膜修復。
5、輸卵管結扎術
輸卵管結扎術為永久性避孕措施,常在剖宮產術中同步實施,也可通過腹腔鏡完成。手術采用切斷、結扎或夾閉輸卵管方法。術后須確認避孕效果,極少數可能發生輸卵管復通導致異位妊娠。非緊急情況下建議充分避孕咨詢后再行手術,術后仍須警惕盆腔炎性疾病風險。

婦科手術后需保持會陰清潔,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攝入,搭配新鮮蔬菜水果促進傷口愈合。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禁止游泳、泡溫泉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動。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異常分泌物增多時需及時復診。定期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問題,術后遵醫囑完成復查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