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等待是一種非藥物、非手術的治療措施,包括病人教育、生活方式指導、隨訪等。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只有少數可能出現尿潴留、腎功能不全、膀胱結石等并發癥。因此,對于大多數前列腺增生患者來說,觀察等待可以是一種合適的處理方式,特別是患者生活質量尚未受到下尿路癥狀明顯影響的時候。輕度下尿路癥狀生活質量尚未受到明顯影響的患者可以采用觀察等待。

適當限制飲水但每日水的攝入不應少于1500毫升。禁酒精和咖啡等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頻、尿急等癥狀類飲料的攝入,重復排尿、精神放松、適當憋尿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排尿間歇時間。以長6個月的時間觀察等待為宜,后根據病情發展轉為藥物治療或外科治療。
藥物治療
α-受體阻滯劑是通過阻滯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頸部平滑肌表面的腎上腺素能受體,松弛平滑肌,達到緩解膀胱出口動力性梗阻的作用。非選擇性α-受體阻滯劑(酚芐明)、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唑嗪類)、高選擇性α1a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α-受體阻滯劑治療后48小時即可出現癥狀改善,但連續使用α-受體阻滯劑1個月無明顯癥狀改善則不應繼續使用。用藥后常會出現頭暈、頭痛、無力、困倦、體位性低血壓、逆行射精等副作用,體位性低血壓更容易發生在老年及高血壓患者中。
5-α還原酶抑制劑通過抑制體內睪酮向雙氫睪酮的轉變,進而降低前列腺內雙氫睪酮的含量,達到縮小前列腺體積、改善排尿困難的治療目的。目前在我國國內應用的5-α還原酶抑制劑包括非那雄胺和依立雄胺。適用于有前列腺體積增大伴下尿路癥狀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可縮小前列腺體積達20%~30%,改善患者的癥狀評分約15%,6個月后獲效。也能減少前列腺體積較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術中的出血量。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異常、性欲低下和其它如男性乳房女性化、乳腺痛等。α-受體阻滯劑和5-α還原酶抑制劑治療前列腺增生聯合治療效果更佳,應用于臨床前列腺增生的中藥治療獲了一定的臨床療效,在國內外取得了較廣泛的臨床應用。
外科治療
中度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癥狀已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者可選擇手術治療,尤其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拒絕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可以考慮外科治療,當前列腺增生導致反復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兩次尿潴留)、反復血尿,反復泌尿系感染、膀胱結石、繼發性上尿路積水(伴或不伴腎功能損害)、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溝疝、嚴重的痔瘡或脫肛,臨床判斷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難以達到治療效果者,應當考慮外科治療。殘余尿明顯增多以致充溢性尿失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當考慮外科治療。
外科手術方法有開放性前列腺摘除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經尿道前列腺雙極電切術、經尿道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
開放前列腺摘除術主要適用于前列腺體積大于80ml患者,特別是合并膀胱大結石或大膀胱憩室需一并切除者。常用術式有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和恥骨后前列腺摘除術,需要輸血的幾率高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主要適用于治療前列腺體積在80ml以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技術熟練的術者可適當放寬對前列腺體積的限制。因沖洗液吸收過多導致的血容量擴張及稀釋性低鈉血癥、經尿道電切綜合征發生率約2%,危險因素有術中出血多、手術時間長和前列腺體積大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手術時間延長,發生綜合征的風險明顯增加。前列腺包膜切開術適用于前列腺體積小于30ml,且無中葉增生的患者。前列腺包膜切開術治療后患者下尿路癥狀的改善程度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似。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比,并發癥更少,出血及需要輸血危險性降低,逆行射精發生率低、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縮短。但遠期復發率較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高。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適用于凝血功能較差的和前列腺體積較小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前列腺包膜切開術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另外一種選擇,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比較止血效果更好。遠期并發癥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似。
經尿道前列腺雙極電切術是使用雙極電切系統,并以與單極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似的方式進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采用生理鹽水為術中沖洗液消除了水中毒發生、手術時間可延長,對于前列腺大于80ml患者術中出血及TURS發生減少。因低溫切除(70度)術后尿路刺激癥狀發生率及尿失禁發生率也較低。療效可能優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如采用雙極電切系統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可能會達到開放前列腺摘除手術的遠期效果。
前列腺激光治療是通過組織汽化或組織的凝固性壞死后的遲發性組織脫落達到解除梗阻的目的。療效肯定的方式有經尿道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經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術、經尿道前列腺激光凝固術等。術后排尿困難或尿潴留、尿路刺激癥狀發生率明顯高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經尿道微波熱療、經尿道針刺消融術、前列腺支架置入等可部分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流率和排尿期和儲尿期癥狀。適用于藥物治療無效不能接受外科手術的高危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