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偏頜畸形可通過正畸治療、正頜手術、修復治療、物理治療及功能訓練等方式改善。該畸形多由外傷、關節疾病、不良習慣、腫瘤或發育異常等因素引起,需根據病因制定個性化方案。

1、正畸治療
通過固定或活動矯治器調整牙齒排列與咬合關系,適用于輕度骨性畸形或牙源性偏頜。常用矯治器包括直絲弓矯治器、隱形矯治器等,需配合定期復診監測頜骨生長趨勢。治療周期較長,但對青少年骨骼可塑性效果顯著。
2、正頜手術
針對嚴重骨性偏頜需進行頜骨截骨術,如上頜LeFort I型截骨或下頜矢狀劈開術。術前需完成三維影像評估與模型外科設計,術中同步矯正頜骨位置與咬合平面。術后需配合頜間牽引維持咬合穩定,可能出現暫時性神經麻木等并發癥。
3、修復治療
對于牙列缺損導致的偏頜,可采用種植修復或固定橋恢復咬合高度。全口咬合重建需通過蠟型確定頜位關系,必要時使用臨時修復體過渡。修復體需定期調整以適應關節適應性變化,避免顳下頜關節負荷過重。

4、物理治療
通過超短波、超聲波等改善顳下頜關節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關節腔沖洗可清除炎癥介質,適用于關節炎急性期。需聯合姿勢訓練糾正頭頸前伸等不良體態,減少單側咀嚼習慣對頜骨的異常應力。
5、功能訓練
進行開閉口軌跡訓練、下頜側方運動練習等恢復雙側肌肉平衡。使用彈性咬合板輔助建立中性頜位,夜間佩戴可防止磨牙癥加重畸形。訓練需長期堅持,配合生物反饋儀監測肌肉活動對稱性。

繼發性偏頜畸形治療期間應保持軟食營養,避免硬物撞擊頜面部。定期進行口腔清潔與關節檢查,睡眠時選擇仰臥位減少單側壓力。成年患者需注意心理疏導,兒童患者家長應監督其糾正吐舌、偏側咀嚼等習慣。治療后需長期隨訪觀察頜骨穩定性,必要時進行二次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