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患者護理要點包括隔離防護、癥狀監測、營養支持、環境管理和藥物管理。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患者需采取綜合護理措施促進康復。

1、隔離防護
確診后應單獨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貼身物品。家庭成員接觸患者時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接觸后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雙手。隔離期通常持續至體溫恢復正常24小時后,嬰幼兒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長至癥狀完全消失。
2、癥狀監測
每日記錄體溫變化3-4次,觀察是否出現持續高熱超過39度、呼吸急促或胸痛等重癥征兆。咳嗽咳痰需注意痰液性狀,痰中帶血或鐵銹色痰可能提示并發癥。兒童患者需特別關注精神狀態改變,如嗜睡或煩躁不安。
3、營養支持
選擇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粥、藕粉和蒸蛋,少量多餐保證每日熱量攝入。發熱期間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毫升以上,可適量補充電解質飲料。恢復期逐漸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豆制品幫助修復受損組織。

4、環境管理
保持室內溫度20-24度,使用加濕器維持濕度50%-60%緩解呼吸道干燥。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時患者需暫時轉移至其他房間。地面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表面需用含氯消毒劑每日擦拭兩次。
5、藥物管理
抗病毒藥物應在發病48小時內開始服用,常見藥物包括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退熱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綜合征。所有藥物均需遵醫囑定時定量服用,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

乙流患者康復期間應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2-3周。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適量食用獼猴桃、橙子和牡蠣等食物。恢復后仍需觀察1-2周,如出現活動后心悸或持續乏力應及時復診。日常注意手衛生和呼吸道禮儀,流感季節前建議接種疫苗預防再次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