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主要表現為手掌、手指側面或足底出現密集的小水皰,伴有瘙癢或灼熱感。汗皰疹可能與過敏反應、精神壓力、局部多汗、真菌感染、接觸性刺激等因素有關。

1、小水皰
汗皰疹的典型癥狀是皮膚表面出現針尖至米粒大小的透明水皰,皰壁較厚,初期皰液清亮,常呈對稱分布。水皰多集中在手掌、指縫或足弓部位,成簇出現但不融合,觸摸時有明顯隆起感。水皰破裂后會形成領圈狀脫屑,可能伴隨輕微滲出。
2、劇烈瘙癢
多數患者在出疹前1-2天會感到局部皮膚灼熱或刺痛,水皰形成后瘙癢感加劇,夜間更為明顯。搔抓可能導致水皰破潰,增加繼發細菌感染風險。部分患者因反復搔抓會出現皮膚增厚、苔蘚樣變等慢性化改變。
3、周期性發作
癥狀常呈季節性反復發作,春夏季加重,秋冬季緩解。發作周期從數天到數周不等,部分患者每年固定季節復發。情緒緊張、手足多汗或接觸洗滌劑后容易誘發,緩解期皮膚可完全恢復正常。

4、繼發感染
水皰破潰后可能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加劇,皰液變渾濁或出現膿性分泌物。嚴重時伴隨淋巴結腫大或發熱,需警惕蜂窩織炎等并發癥。
5、皮膚脫屑
水皰干涸后會形成環狀鱗屑,表皮呈領圈狀脫落,露出下方嫩紅皮膚。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能出現指甲營養不良,表現為甲板凹凸不平或點狀凹陷,但不會造成永久性甲床損傷。

汗皰疹患者應避免搔抓患處,減少接觸肥皂、洗滌劑等刺激性物質,保持手足干燥涼爽。發作期可冷敷緩解瘙癢,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手套。日常注意控制情緒壓力,避免攝入已知過敏食物如鎳含量高的堅果、巧克力等。若出現明顯紅腫熱痛或化膿,需及時就醫排除細菌感染,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軟膏或抗生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