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聹栓塞長期不取出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耳部感染、耳鳴眩暈、外耳道炎癥、鼓膜損傷等危害。
1、聽力受損:耵聹堵塞外耳道會阻礙聲波傳導,造成傳導性耳聾。隨著栓塞時間延長,耵聹可能硬化并與耳道壁粘連,需使用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后由醫生用耵聹鉤取出。日常避免用棉簽掏耳加重堵塞。

2、繼發感染:栓塞物阻礙耳道正常分泌物排出,潮濕環境易滋生細菌真菌。常見癥狀包括耳痛、流膿、發熱,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嚴重者需口服頭孢克洛。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時使用耳塞防護。
3、前庭癥狀:栓塞壓迫鼓膜可能刺激前庭神經,引發頭暈、惡心、行走不穩。這種情況需立即清理耵聹,必要時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環。避免突然轉頭或體位快速變化。
4、外耳道炎:硬結耵聹摩擦耳道皮膚會導致紅腫、皸裂,甚至形成肉芽腫。治療需先清除栓塞,再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消炎。忌食辛辣食物以減少分泌物刺激。
5、鼓膜穿孔:極端情況下,堅硬耵聹可能刺破鼓膜造成穿孔,表現為劇烈耳痛、聽力驟降。需急診行鼓膜修補術,術后使用阿莫西林預防感染。禁止自行掏耳或潛水。

預防耵聹栓塞應定期進行耳科檢查,油性耳垢體質者每半年清理一次。日常護理可用嬰兒油軟化耳垢,避免使用尖銳物品掏耳。游泳后及時傾斜頭部單腳跳躍排出進水,保持耳道通風干燥。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E增強皮膚屏障功能,適當咀嚼促進耳垢自然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