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出院后通常需要營養治療。胃癌患者術后常伴隨消化吸收功能障礙、食欲下降等問題,營養治療能有效改善營養不良狀態,促進傷口愈合并降低并發癥風險。

營養治療主要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補充營養素實現。術后早期建議選擇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嫩豆腐等,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減輕胃部負擔。蛋白質補充可選用魚肉、雞胸肉等優質蛋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短肽型腸內營養粉。維生素和礦物質需重點補充鐵劑、維生素B12,預防貧血發生。

病理性因素導致的營養障礙需醫療干預。胃切除術后可能引發傾倒綜合征,表現為餐后心悸、出汗,需調整進食速度和體位。胃酸分泌不足會影響鐵和鈣吸收,需定期監測血清指標。部分患者出現吻合口狹窄時,需通過內鏡擴張或手術修復改善進食。
營養治療需根據個體差異調整方案。全胃切除患者需終身補充維生素B12注射劑,遠端胃切除者可逐步恢復普通飲食。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腎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建議每3個月進行人體成分分析評估治療效果。

出現持續嘔吐、體重驟降超過5%或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時,應及時返院檢查。營養治療需與腫瘤科醫生和臨床營養師保持溝通,避免自行使用保健品干擾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