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膽道疾病、高脂血癥、激素水平變化、機械壓迫、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膽道疾病:

妊娠期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淤積易形成膽結石。膽總管結石嵌頓可導致胰管梗阻,胰酶異常激活引發胰腺自身消化。膽源性胰腺炎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因的50%-70%,常見伴隨癥狀包括右上腹絞痛、黃疸及惡心嘔吐。
2、高脂血癥:
妊娠期生理性高脂狀態可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3倍。當血清甘油三酯超過11.3mmol/L時,乳糜微粒栓塞胰腺微血管并分解產生游離脂肪酸,直接損傷胰腺腺泡細胞。高脂血癥性胰腺炎多發生于妊娠晚期,常伴黃色瘤或脂血癥性視網膜改變。
3、激素水平變化:

孕激素抑制膽囊排空,雌激素促進膽固醇分泌,共同增加膽石癥風險。胎盤催乳素通過激活脂肪分解酶加劇高脂血癥。這些激素變化可能誘發胰腺炎,多表現為漸進性中上腹疼痛并向背部放射。
4、機械壓迫:
增大的子宮壓迫胰管和膽總管,導致胰液引流不暢。特別在雙胎妊娠或羊水過多時,機械性梗阻可使胰管內壓力增高至30cmH2O以上,引發胰腺導管上皮屏障破壞。這類患者常見餐后腹痛加重及脂肪瀉。
5、藥物因素:
妊娠期使用的黃體酮制劑可能增加膽汁黏稠度,部分抗生素如紅霉素可能誘發Oddi括約肌痙攣。硫酸鎂治療子癇前期時若血鎂濃度超過3.5mmol/L,可能抑制胰腺微循環。藥物相關胰腺炎通常伴有相應用藥史。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嚴格低脂飲食,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20g以下,優先選擇蒸煮烹飪方式。建議分5-6次少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刺激胰液分泌。適當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腹腔血液循環,但需避免仰臥位運動以防子宮壓迫加重。出現持續腹痛、嘔吐或發熱時應立即就醫,監測胎心變化。恢復期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及中鏈甘油三酯,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胰酶替代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