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可通過中藥內服、外用藥膏、針灸療法、飲食調理、情志調節等方式治療。扁平苔蘚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紫紅色扁平丘疹或斑塊,常伴有瘙癢或灼熱感。

1、中藥內服
中醫認為扁平苔蘚多與血熱、濕熱、陰虛等因素有關,常用清熱涼血、祛濕解毒、滋陰潤燥類方劑。如龍膽瀉肝湯可清肝膽濕熱,知柏地黃丸適合陰虛火旺者,當歸飲子有助于養血潤燥。需根據患者體質辨證選方,避免自行用藥。
2、外用藥膏
局部可選用黃連膏、紫草膏等具有消炎止癢作用的中藥膏劑,或青黛散、冰硼散等粉末調敷。皮損肥厚者可用黑布藥膏軟化角質。外用藥需避開黏膜及破潰處,使用前應清潔患處,出現過敏需停用。
3、針灸療法
選取曲池、血海、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刺,配合艾灸足三里可調節免疫功能。耳穴貼壓選取肺、神門、內分泌等區域,每周治療數次。針灸需由專業醫師操作,皮膚感染或出血傾向者慎用。

4、飲食調理
避免辛辣刺激、海鮮發物,適量食用百合、銀耳、蓮子等滋陰食材。血熱者可飲用菊花決明子茶,濕熱體質適合薏苡仁粥。保持飲食清淡,補充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戒煙限酒。
5、情志調節
中醫認為情志不暢可加重病情,需保持情緒平穩。可通過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疏解壓力,保證充足睡眠。瘙癢明顯時可聽音樂分散注意力,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

治療期間需定期復診調整方案,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護用品,穿著寬松棉質衣物。皮損處防止暴曬與摩擦,觀察是否出現新發皮疹或黏膜損害。若病程超過半年未愈或累及指甲、口腔等特殊部位,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日常注意記錄誘發因素,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控制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