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和錐切可通過手術方式、適應癥、創傷程度、術后恢復、并發癥風險等方面區分。利普刀適用于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錐切多用于早期宮頸癌或廣泛病變。

1、手術方式:
利普刀采用高頻電波環形切除病變組織,操作精準度較高,創面呈環形。錐切通過冷刀或電刀切除錐形宮頸組織,切除范圍更大且更深,需根據病變程度調整錐形角度。
2、適應癥差異:
利普刀適用于CIN2-3級病變,尤其病灶局限且宮頸管未受累者。錐切適用于可疑浸潤癌、宮頸管受累或ECC陽性患者,可同時達到診斷和治療目的。

3、創傷程度:
利普刀切除深度約5-7mm,出血量通常少于10ml。錐切切除范圍達宮頸管1-2cm,創面需縫合止血,術中出血量可達20-50ml。
4、術后恢復:
利普刀術后2周內禁止性生活,脫痂期出血風險較低。錐切需臥床24小時,6周內禁止重體力活動,宮頸機能不全風險增加3-5倍。
5、并發癥風險:
利普刀術后宮頸狹窄發生率約1%-3%,對生育影響較小。錐切可能導致宮頸機能不全、早產率升高至15%-20%,需嚴格隨訪妊娠期宮頸長度。

術后建議補充蛋白質促進創面愈合,如魚肉、雞蛋、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出血風險。恢復期禁止游泳、盆浴等可能引發感染的活動,術后3個月需復查HPV及TCT。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復,但需避開術后出血期。出現發熱、大量出血或異常分泌物時需立即返院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