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可通過地屈孕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等藥物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慢性炎癥刺激、肥胖、高血壓、長期使用他莫昔芬等因素有關。

1、地屈孕酮:
地屈孕酮是一種合成孕激素,能對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過度刺激,抑制息肉生長。該藥物通過調節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減少異常增生風險。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超聲,評估息肉變化情況。
2、左炔諾孕酮系統:
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能局部釋放孕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該系統可使子宮內膜萎縮變薄,抑制息肉進展,同時減少月經量。適合不愿手術或復發風險高的患者,需由婦科醫生評估后放置。
3、GnRH激動劑: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通過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這類藥物可暫時性誘導絕經狀態,使息肉縮小,常用于術前準備或特殊病例。可能出現潮熱、骨質疏松等副作用,建議短期使用。
4、雌激素因素:
雌激素持續刺激是主要誘因,可能與無排卵周期、多囊卵巢綜合征有關。患者常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控制體重、治療原發病有助于減少復發。
5、炎癥刺激:
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破壞內膜修復機制,導致局部過度增生。可伴隨下腹隱痛、異常分泌物。急性期需規范抗感染治療,慢性炎癥需結合宮腔鏡檢查確診。

藥物治療期間建議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其含有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謝。規律有氧運動可改善內分泌環境,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的快走或游泳較為適宜。避免高脂高糖飲食,控制咖啡因攝入。定期婦科檢查必不可少,若出現異常出血或藥物副作用應及時復診調整方案。絕經后女性新發息肉需警惕惡變可能,建議盡早宮腔鏡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