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導致。兒童多見伸直型骨折跌倒時手掌撐地,成人常見屈曲型骨折肘部直接撞擊。骨折發生機制主要與肘關節過伸或屈曲時遭受外力沖擊有關。

生理性因素
跌倒時手掌撐地是最常見誘因,外力經前臂傳導至肱骨遠端,導致髁上骨質斷裂。兒童骨骼柔韌性較差,肘部遭受側方暴力如運動碰撞時更易發生青枝骨折。肘關節處于過伸位時突然受力如高處墜落,可能造成骨折端向后移位。

病理性因素
骨質疏松患者可能在輕微外力下發生粉碎性骨折,通常伴隨橈神經損傷癥狀虎口區麻木。骨腫瘤或骨髓炎等病理性骨折多表現為局部異常疼痛,X線可見骨質破壞灶。病理性因素導致的骨折需同步處理原發疾病。

骨折后應立即制動并冰敷,就醫后根據移位程度選擇手法復位石膏固定或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康復期需循序漸進進行肘關節屈伸訓練,避免關節僵硬。若出現手指蒼白或感覺異常需緊急處理血管神經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