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感染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炎、盆腔炎、敗血癥、感染性休克、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癥。產褥感染是指分娩后生殖道及周圍組織的感染,多由細菌感染引起,需及時治療以避免病情加重。

1、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產褥感染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發熱、下腹痛、惡露異常。感染可能由分娩過程中細菌侵入子宮內膜引起,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嚴重時可能導致宮腔粘連或繼發不孕。
2、盆腔炎
盆腔炎是產褥感染擴散至盆腔器官的并發癥,癥狀包括高熱、盆腔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感染可能與分娩創傷或產后護理不當有關,治療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頭孢噻肟聯合多西環素。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盆腔膿腫。
3、敗血癥
敗血癥是產褥感染最危險的并發癥,表現為寒戰、高熱、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細菌毒素進入血液導致全身炎癥反應,需緊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美羅培南,并配合液體復蘇治療。可能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
4、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敗血癥的嚴重階段,出現持續低血壓、意識模糊、尿量減少。需在重癥監護下進行血管活性藥物和機械通氣支持,常用藥物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和氫化可的松。病死率較高,需早期識別干預。
5、血栓性靜脈炎
血栓性靜脈炎多發生在產后1-2周,表現為下肢疼痛腫脹、發熱。感染導致靜脈壁炎癥和血栓形成,治療需抗凝聯合抗生素,如低分子肝素和克林霉素。可能引發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

預防產褥感染并發癥需注意產后會陰清潔、及時更換衛生用品、避免過早性生活。出現發熱、異常腹痛或惡露異味時應立即就醫。保持充足休息和均衡營養有助于恢復,可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定期復查評估恢復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