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解痙止痛藥和利膽藥物三類藥物。
1、抗生素類藥物:
急性膽囊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生素包括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頭孢曲松對革蘭陰性菌效果顯著,左氧氟沙星可覆蓋膽道常見致病菌,甲硝唑則針對厭氧菌感染。使用前需進行藥敏試驗,避免耐藥性產生。肝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劑量,用藥期間需監測是否出現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

2、解痙止痛藥物:
膽絞痛發作時可選用山莨菪堿、間苯三酚或曲馬多緩解癥狀。山莨菪堿通過阻斷膽堿受體解除膽道平滑肌痙攣,間苯三酚直接作用于內臟平滑肌,曲馬多適用于劇烈疼痛。需注意這些藥物可能引發口干、心悸等副作用,青光眼和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

3、利膽藥物:
慢性膽囊炎可配合使用熊去氧膽酸、茴三硫等利膽劑。熊去氧膽酸能促進膽汁分泌并溶解膽固醇結石,茴三硫可改善膽汁淤積。長期使用需定期復查肝功能,孕婦及膽道梗阻患者禁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消化道反應。

膽囊炎患者需保持低脂飲食,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40克以內,避免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建議選擇清蒸魚、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烹飪使用橄欖油等植物油。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避免突然彎腰或劇烈運動誘發疼痛。發作期需臥床休息,采取右側臥位減輕膽囊壓力。日常注意腹部保暖,每半年復查肝膽超聲,出現持續發熱或黃疸需立即就醫。保持規律作息和情緒穩定有助于預防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