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需嚴格遵醫囑進行產前監測,避免劇烈運動并做好緊急剖宮產準備。主要注意事項有定期超聲檢查、控制活動強度、預防貧血、識別出血征兆、提前規劃分娩方案。

1、定期超聲檢查
每2-4周需通過超聲評估胎盤位置變化及胎兒發育情況,重點監測胎盤植入深度與子宮肌層關系。經陰道超聲能更準確判斷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距離,磁共振成像適用于疑似胎盤穿透性植入病例。檢查中需同步篩查妊娠期高血壓、胎兒生長受限等并發癥。
2、控制活動強度
禁止提重物、深蹲及長時間站立,日常活動以不引起宮縮為度。建議采用左側臥位休息減少子宮壓力,坐立時墊高下肢改善循環。出現下腹墜脹或腰酸需立即停止活動,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建議28周后以臥床為主。
3、預防貧血
每日需補充鐵劑與葉酸復合制劑,膳食增加動物肝臟、紅肉及深色蔬菜攝入。血紅蛋白低于100g/L時應考慮靜脈補鐵,嚴重貧血會加重出血風險并影響胎兒氧供。避免同時攝入影響鐵吸收的鈣劑與咖啡因。

4、識別出血征兆
無痛性陰道流血是典型預警信號,需立即就醫。家中常備產褥墊記錄出血量,鮮紅色出血超過月經量或伴血塊提示危急情況。
5、提前規劃分娩
孕34-36周需多學科會診制定手術方案,首選擇期剖宮產避免宮縮誘發大出血。手術需備足紅細胞懸液、止血材料及子宮動脈栓塞預案,嚴重植入病例可能需子宮切除術。麻醉科、新生兒科團隊需同步參與圍術期管理。

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應建立專屬產檢檔案,從孕中期起記錄所有檢查數據與異常癥狀。保持會陰清潔減少感染風險,穿著寬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壓。每日監測胎動變化,出現宮縮頻繁或胎動異常需即刻就診。心理上可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焦慮,家屬需掌握急救轉運流程。分娩選擇具備重癥孕產婦救治資質的醫院,產后仍需密切觀察出血與感染征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