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核脫落可能伴隨出血,出血量因個體差異和病情嚴重程度而異。
1、內痔出血:
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表面覆蓋黏膜,血管豐富。痔核脫出時黏膜易受摩擦破損,表現為便后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色鮮紅。出血量較大時需及時就醫,避免貧血。

2、血栓性外痔:
外痔靜脈叢血栓形成時,痔核質地硬且疼痛明顯。若血栓破裂可能導致突發性出血,血液呈暗紅色,常伴隨肛門腫脹。局部壓迫可暫時止血,但需專業處理血栓。
3、混合痔嵌頓:
混合痔脫出后未及時回納,可能發生嵌頓水腫。痔核表面糜爛壞死時,出血量可能增多并混合黏液。這種情況需急診手術解除嵌頓,防止感染擴散。

4、凝血功能障礙:
患者存在血小板減少或服用抗凝藥物時,痔核脫落出血不易自止。表現為持續滲血或皮下瘀斑,需檢測凝血功能并調整用藥,必要時行縫合止血。
5、血管變異:
個別患者痔區存在粗大血管分支,痔核脫落時可能損傷血管導致活躍出血。出血呈搏動性且難以壓迫止血,需血管結扎或硬化劑注射治療。

痔核脫落出血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適量食用火龍果、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排便。便后使用溫水坐浴10分鐘,每日進行3-5次提肛運動增強括約肌功能。出血持續超過24小時或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時,需立即至肛腸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