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腸閉鎖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需根據閉鎖類型和并發癥制定個體化方案。腸閉鎖是新生兒消化道畸形,主要表現為出生后嘔吐、腹脹及排便異常,產前超聲檢查可發現腸管擴張或羊水過多等征象。

手術是治療腸閉鎖的唯一有效方法。常見術式包括腸吻合術和腸造瘺術。腸吻合術適用于閉鎖兩端腸管直徑相近、血運良好的情況,可直接切除閉鎖段后吻合腸管。腸造瘺術多用于早產兒、低體重兒或合并嚴重感染的情況,先行近端腸管造瘺減壓,待患兒情況穩定后再行二期吻合。術后需密切監測吻合口愈合情況,警惕腸漏或腸狹窄等并發癥。

腸閉鎖患兒術后需接受腸外營養支持。由于腸道功能恢復需要時間,需通過靜脈輸注營養液滿足生長發育需求。待腸蠕動恢復后,逐步過渡到微量喂養,再根據耐受情況緩慢增加奶量。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是首選喂養方式。
部分患兒可能合并其他畸形。約30%腸閉鎖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或肛門直腸畸形,需在術前完善檢查并評估手術優先級。多學科協作診療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術后長期隨訪不可或缺。定期評估營養狀況、生長發育指標及排便功能,部分患兒可能出現短腸綜合征或吸收不良,需持續營養干預。多數及時手術的患兒預后良好,但閉鎖類型復雜或合并多發畸形者可能需多次手術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