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不等于痛風,但尿酸持續升高是痛風的主要誘因。高尿酸血癥可能由嘌呤代謝異常、腎臟排泄減少、高嘌呤飲食、肥胖、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痛風發作需通過降尿酸治療、抗炎鎮痛、飲食調整等方式干預。

1、代謝差異:
高尿酸血癥是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正常值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的生化狀態,而痛風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發的炎癥性疾病。約10%的高尿酸患者會發展為痛風,兩者屬于不同病理階段。
2、誘因分析:
無癥狀高尿酸可能與長期攝入海鮮、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有關,也可能因腎臟尿酸排泄功能受損導致。痛風發作常與飲酒、受涼、外傷等誘因相關,典型表現為第一跖趾關節突發紅腫熱痛。

3、診斷標準:
單純尿酸增高無需特殊治療,但血尿酸>540μmol/L需藥物干預。痛風確診需結合關節液檢出尿酸鹽結晶或雙能CT顯示尿酸鹽沉積,僅憑尿酸值不能診斷痛風。
4、干預措施:
非痛風性高尿酸建議低嘌呤飲食,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排泄。痛風急性期使用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炎癥,緩解期需長期服用別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藥物。
5、風險分級:
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痛風風險上升30%。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高尿酸患者更易出現痛風石和腎結石,需將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

控制尿酸需限制每日嘌呤攝入量在200mg以下,避免啤酒、濃湯等高嘌呤食物,適量進食櫻桃、檸檬等堿性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肥胖者需減重5%-10%。定期監測血尿酸和腎功能,出現關節疼痛及時風濕免疫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