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絞痛可能由泌尿系結石、尿路感染、腎盂腎炎、輸尿管痙攣、腎囊腫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藥物解痙止痛、體外碎石、手術取石、抗感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緩解。

1、泌尿系結石:
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移動時劃傷黏膜或阻塞尿路,刺激平滑肌劇烈收縮引發絞痛。典型表現為突發腰腹部刀割樣疼痛向會陰放射,伴血尿、惡心嘔吐。直徑小于6mm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口服坦索羅辛促進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
2、尿路感染:
細菌侵入尿路上皮引發炎癥反應,可能伴隨尿頻尿急等膀胱刺激征。大腸桿菌感染占75%以上,急性期需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療2周。反復感染者建議完善尿培養檢查,排除泌尿系統結構異常。

3、腎盂腎炎:
腎實質感染導致腎包膜張力增高,出現持續脹痛伴高熱寒戰。可能與糖尿病、尿路梗阻等基礎疾病有關,需靜脈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控制感染,嚴重膿腫形成者需經皮腎造瘺引流。
4、輸尿管痙攣:
結石或炎癥刺激引發輸尿管平滑肌痙攣性收縮,疼痛呈陣發性加劇。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松弛平滑肌,配合熱敷腰腹部緩解癥狀。長期反復痙攣需排查神經源性膀胱等器質性疾病。
5、腎囊腫:
單純性腎囊腫增大壓迫腎實質或繼發出血感染時,可能誘發鈍痛或絞痛。直徑超過5cm的囊腫可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多囊腎患者需嚴格控制血壓延緩腎功能惡化。

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3000ml稀釋尿液,限制菠菜、動物內臟等高草酸高嘌呤飲食。疼痛發作時采取膝胸臥位減輕癥狀,定期進行泌尿系超聲監測結石變化。突發持續絞痛伴無尿、發熱需急診排除腎積膿等危急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