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異常的表現主要包括消化系統癥狀、皮膚黏膜改變、全身性癥狀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這些表現與肝臟的代謝、解毒、合成等功能受損有關,嚴重程度可從輕度不適到危及生命。

消化系統癥狀是最常見的早期表現。患者可能出現食欲減退、厭油膩、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肝臟分泌膽汁功能下降會導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礙,表現為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部分患者會出現右上腹隱痛或鈍痛,與肝包膜受牽拉或膽囊炎癥有關。
皮膚黏膜改變具有特征性。鞏膜和皮膚黃染是膽紅素代謝障礙的典型表現,尿液顏色加深如濃茶色,糞便顏色變淺如陶土色。皮膚可能出現蜘蛛痣,好發于面部、頸部和上胸部,表現為中心紅點周圍放射狀毛細血管擴張。手掌大小魚際肌處出現片狀充血稱為肝掌。

全身性癥狀反映肝臟代謝功能紊亂。患者常感乏力倦怠,活動耐力下降,可能與能量代謝障礙有關。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可導致牙齦出血、鼻衄等出血傾向。激素滅活功能下降會引起男性乳房發育、女性月經紊亂。晚期可能出現肝病面容,表現為面色晦暗、眼眶周圍色素沉著。
凝血功能障礙提示病情嚴重。肝臟合成的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減少,表現為皮膚瘀斑、注射部位滲血,嚴重者可發生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和功能異常會加重出血傾向。出現意識障礙如嗜睡、行為異常、定向力喪失時,需警惕肝性腦病。

肝功能異常的表現具有漸進性特點。輕度異常可能僅表現為疲勞或食欲不振,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黃疸、腹水等典型癥狀。長期肝功能異常可能導致肝硬化、肝衰竭等嚴重后果。建議出現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檢查,通過肝功能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手段明確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