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妊娠可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血HCG檢測、超聲檢查、腹腔鏡檢查等方式鑒別診斷。異位妊娠通常由輸卵管炎癥、輸卵管手術史、避孕失敗、輔助生殖技術、輸卵管發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病史采集
詳細詢問月經史、性生活史、避孕方式及既往婦科疾病史。重點了解停經時間、陰道流血情況、腹痛特點。有輸卵管手術史或盆腔炎病史者風險顯著增加。需特別關注輔助生殖技術應用史,此類患者異位妊娠概率明顯升高。
2、體格檢查
檢查生命體征,觀察有無休克表現。婦科檢查注意宮頸舉痛、子宮壓痛、附件區包塊等體征。后穹窿穿刺可判斷腹腔內出血,但陰性結果不能排除診斷。腹部壓痛、反跳痛提示腹腔內出血可能,需緊急處理。
3、血HCG檢測
連續監測血HCG水平變化,正常妊娠時HCG每48小時增長超過半數。異位妊娠患者HCG上升緩慢或呈平臺期。當超聲未見宮內妊娠而HCG超過一定閾值時,需高度懷疑異位妊娠。血孕酮水平低下也有輔助診斷價值。

4、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是首選檢查方法,可發現附件區包塊、盆腔積液等直接征象。典型表現為宮腔內無妊娠囊,附件區見混合性包塊伴血流信號。彩色多普勒超聲能提高輸卵管妊娠的檢出率。需注意宮內假孕囊與真孕囊的鑒別。
5、腹腔鏡檢查
既是診斷金標準也是治療手段,適用于病情穩定但診斷困難者。可直接觀察輸卵管腫脹、紫藍色包塊及腹腔積血情況。發現異位妊娠病灶可同期行輸卵管切開取胚或切除術。術中需全面探查對側輸卵管及盆腔狀況。

確診異位妊娠后應根據病情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甲氨蝶呤適用于早期輸卵管妊娠且生命體征穩定者。手術治療包括輸卵管切除術和輸卵管切開取胚術。術后需定期隨訪血HCG至正常范圍。日常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強營養攝入,出現腹痛加劇或陰道流血增多需立即就醫。有異位妊娠史者再次妊娠時應盡早進行超聲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