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老化可通過嚴密監測、調整分娩方式、控制妊娠期并發癥、評估胎兒狀況、必要時剖宮產等方式處理。胎盤老化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過期妊娠、胎盤功能減退、臍帶異常等因素引起。

1、嚴密監測:
胎盤老化需加強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胎心監護,觀察胎動變化。通過超聲評估胎盤鈣化程度和羊水量,若出現羊水過少或血流異常需及時干預。
2、調整分娩方式:
胎盤功能尚可且胎兒狀況良好時可嘗試順產,需縮短第二產程,必要時使用產鉗助產。宮頸條件不佳或胎兒窘迫傾向者建議選擇剖宮產,避免分娩過程中胎盤功能突然惡化。

3、控制并發癥: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在140/90mmHg以下,可服用拉貝洛爾或硝苯地平。糖尿病患者應維持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6.7mmol/L,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4、評估胎兒狀況:
通過生物物理評分和臍動脈血流監測評估胎兒缺氧風險,評分≤6分或血流S/D比值>3.0提示需終止妊娠。胎兒生長受限者需提前進行促胎肺成熟治療,地塞米松6mg肌注每12小時一次。
5、必要時剖宮產:
出現胎心減速、羊水Ⅲ度污染或胎盤早剝等緊急情況時,需在30分鐘內完成剖宮產手術。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術式,新生兒科醫生需在場準備復蘇搶救。

胎盤老化孕婦應每日左側臥位休息12小時以上,增加胎盤血流灌注。飲食需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90-100g,多食用魚類、禽蛋及豆制品,限制精制糖分攝入。每周進行3次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或散步,每次不超過30分鐘。自數胎動每日3次,每次1小時,發現異常立即就診。妊娠37周后每周進行1次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密切跟蹤胎盤功能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