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遺尿癥可就診兒科或泌尿外科,具體需結合伴隨癥狀選擇科室。夜間遺尿為主建議首診兒科,伴隨尿頻尿急需考慮泌尿外科,合并發育遲緩需轉診內分泌科,心理行為異常推薦兒童心理科,頑固性遺尿需排查神經外科病變。

1、兒科初篩:
單純夜間遺尿兒童建議首選兒科就診。醫生會評估排尿日記記錄情況,進行尿常規和泌尿系統超聲檢查,排除糖尿病尿崩癥等基礎疾病。約80%功能性遺尿可通過行為訓練改善,如控制晚間液體攝入、設定鬧鐘喚醒排尿。
2、泌尿外科:
伴隨白天尿失禁或排尿困難需轉診泌尿外科。可能與神經源性膀胱、尿道畸形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尿流中斷、排尿疼痛等癥狀。需進行尿動力學檢查,嚴重病例可能需接受膀胱擴大術或骶神經調節術。

3、內分泌科:
生長遲緩合并遺尿需排查內分泌異常。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夜間多尿,表現為晨起口渴、尿比重降低。通過禁水試驗和垂體MRI可診斷中樞性尿崩癥,治療需使用去氨加壓素等藥物。
4、心理科干預:
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引發的遺尿需心理評估。創傷事件后突發遺尿常見于學齡兒童,表現為拒絕如廁、睡眠障礙等癥狀。認知行為療法配合家庭支持可改善癥狀,嚴重病例需聯合舍曲林等抗抑郁藥物。
5、神經外科:
脊髓栓系等神經系統病變導致頑固性遺尿。可能伴隨下肢無力、步態異常等癥狀,通過腰骶部MRI可發現隱性脊柱裂。早期手術解除脊髓壓迫可改善排尿功能,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膀胱功能障礙。

建立規律排尿習慣需限制晚餐后飲水,每日進行盆底肌訓練如中斷排尿練習。增加粗纖維攝入預防便秘,避免咖啡因等利尿食物。鼓勵記錄排尿日記監測進展,尿床報警器可幫助建立條件反射。持續6個月未改善或伴隨發熱腰痛需復診,青春期后持續遺尿需排查器質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