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可通過戒酒、營養支持、藥物治療、并發癥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長期過量飲酒、酒精代謝異常、氧化應激損傷、腸道菌群紊亂、免疫系統失調等原因引起。
1、戒酒干預:完全戒斷酒精攝入是治療的核心措施。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臟已存在不可逆纖維化,持續飲酒會加速肝功能衰竭進程。建議通過心理干預、家庭監督、加入戒酒互助小組等方式建立戒酒習慣,必要時可使用納曲酮等藥物輔助戒斷。

2、營養支持:患者常合并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每日需保證每公斤體重1.2-1.5克優質蛋白攝入,優先選擇魚類、蛋清、乳清蛋白等易消化蛋白。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維生素D及鋅等微量元素,糾正因酒精代謝導致的營養素缺乏。
3、藥物療法:臨床常用多烯磷脂酰膽堿修復肝細胞膜,甘草酸制劑抗炎保肝,S-腺苷蛋氨酸改善膽汁淤積。合并腹水時需聯用螺內酯與呋塞米利尿,出現肝性腦病時選用乳果糖、利福昔明調節腸道菌群。
4、并發癥處理:針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可行內鏡下套扎或硬化劑注射,頑固性腹水需腹腔穿刺引流并輸注白蛋白。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需經驗性使用頭孢曲松等抗生素,肝腎綜合征患者可能需要特利加壓素治療。
5、移植評估:Child-Pugh C級或MELD評分>15分的失代償期患者應考慮肝移植。術前需完成6個月以上戒酒期評估,術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并嚴格禁酒以防止移植肝再損傷。

患者需建立高蛋白、低脂、限鹽的飲食結構,每日分5-6次少量進食。適量進行步行、太極等低強度運動,避免舉重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定期監測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標,每6個月進行肝臟超聲和胃鏡檢查。注意預防跌倒導致的腹腔出血,保持皮膚清潔以降低感染風險。出現意識改變、嘔血、持續腹痛等癥狀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