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藿香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等功效,主要用于緩解胃腸型感冒、消化不良等癥狀。其主要作用包括改善食欲不振、緩解脘腹脹滿、減輕惡心嘔吐等。

1、改善食欲不振
山藿香中的揮發油成分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對于因濕濁中阻引起的食欲減退,單用或配伍蒼術、厚樸等藥物可增強開胃效果。需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
2、緩解脘腹脹滿
該藥能芳香化濁,對飲食積滯或濕阻中焦導致的腹脹有效。常與木香、砂仁同用,現代研究顯示其水煎劑可降低胃腸平滑肌痙攣頻率。服用期間應避免生冷油膩食物。
3、減輕惡心嘔吐
山藿香止嘔作用明確,特別適用于暑濕或暈動癥引發的嘔吐。藥理學證實其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延髓嘔吐中樞興奮性。孕婦及胃熱嘔吐者不宜使用。

4、輔助治療胃腸型感冒
對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胃腸型感冒,配伍紫蘇、白芷可增強解表化濕功效。臨床觀察顯示其能縮短發熱、腹瀉持續時間,但嚴重脫水患者需配合補液治療。
5、調節腸道菌群
山藿香多糖可促進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增殖,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活性。長期便秘或腹瀉人群適量使用有助于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但不宜替代專業益生菌制劑。

使用山藿香期間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鮮品搗汁外敷可緩解蚊蟲叮咬瘙癢,但皮膚破損處禁用。若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便血等表現,須立即停止使用并就醫。傳統煎煮法建議后下以保留揮發油成分,具體用藥方案需經中醫師辨證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