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破裂的癥狀主要有下腹劇痛、排尿困難、血尿、腹部膨隆及休克。膀胱破裂多由外傷、醫源性損傷或病理性因素導致,需根據破裂類型采取不同處理措施。

1、下腹劇痛
膀胱破裂后尿液滲入腹腔或腹膜外間隙,刺激腹膜或周圍組織引發持續性銳痛。疼痛多集中于恥骨上方,可能伴隨腹肌緊張和壓痛。腹膜內型破裂疼痛常放射至肩部,腹膜外型則多局限在盆腔區域。
2、排尿困難
約八成患者出現排尿量顯著減少或完全無法排尿,導尿時僅能引流出少量血性液體。膀胱壁完整性破壞導致儲尿功能喪失,部分患者雖有尿意但排出受阻,可能伴隨尿道口滴血。
3、血尿
肉眼血尿見于絕大多數病例,尿液呈洗肉水樣或鮮紅色。膀胱黏膜血管損傷導致紅細胞外滲,嚴重者可出現血塊堵塞導尿管。醫源性損傷引起的破裂可能表現為延遲性血尿。

4、腹部膨隆
腹膜內型破裂時尿液積聚于腹腔,導致全腹進行性膨隆,叩診呈移動性濁音。腹膜外型破裂則表現為恥骨上區局限性隆起,可能觸及波動性包塊,多伴有皮下瘀斑。
5、休克
嚴重創傷性破裂或延遲診治者可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等休克表現。大量尿液刺激腹膜引發劇烈疼痛,合并血管損傷時失血過多,均可導致有效循環血量銳減。

懷疑膀胱破裂時應立即禁食禁水,避免增加腹腔壓力。轉運患者需保持平臥位,嚴禁按壓膨隆的腹部。恢復期應保持導尿管通暢,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以稀釋尿液,減少血塊形成概率。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膀胱造影評估愈合情況。長期留置導尿管者需預防尿路感染,出現發熱或尿液渾濁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