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與普通紅點的區別主要在于病因、臨床表現和伴隨癥狀。紫癜是皮下出血的表現,而紅點可能由多種非出血性因素引起。
紫癜通常由血小板減少、血管炎或凝血功能障礙等病理因素引起,表現為按壓不褪色的紫紅色斑點,直徑多超過2毫米。常見伴隨癥狀包括牙齦出血、鼻衄或月經量增多。過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現關節腫痛、腹痛等表現。

普通紅點多為毛細血管擴張或皮膚炎癥所致,按壓可暫時褪色,常見于濕疹、蚊蟲叮咬或櫻桃狀血管瘤。這類紅點通常無出血傾向,直徑較小,多孤立分布。

從發展進程看,紫癜可能逐漸融合成片,顏色從紫紅變為黃褐色;而普通紅點往往保持穩定或自行消退。兒童突發性紫癜需警惕感染性疾病,中老年患者需排查血液系統疾病。

建議出現不明原因皮下斑點時,記錄皮損變化并盡早就診。皮膚科可通過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和皮膚鏡明確診斷。避免自行擠壓或搔抓皮損,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有助于觀察病情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