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積液排出時的顏色通常為淡黃色或淡紅色,具體顏色差異與積液成因密切相關。生理性積液多呈現透明或淡黃色,病理性積液可能因感染、出血等呈現深黃、褐色或血性。
生理性積液顏色較淺,多見于排卵期或月經周期后半段。子宮內膜正常分泌的少量液體混合宮頸黏液,排出時多為透明或淡黃色,質地清亮無異味。這種情況通常無需特殊處理,觀察1-2個周期可自行緩解。
病理性積液顏色較深,常見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積水或宮腔粘連。細菌感染導致的積液多呈膿性黃色或黃綠色,伴有異味;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積液可能呈現巧克力樣褐色;流產或宮腔操作后的積血排出時為暗紅色或咖啡色。這類情況往往伴隨下腹墜痛、發熱或月經異常,需超聲檢查明確積液量。
惡性腫瘤引起的宮腔積液較為罕見,但需警惕血性液體持續排出。子宮內膜癌或宮頸癌可能導致間斷性排出血水樣液體,常混有壞死組織。此類患者多伴有消瘦、陰道不規則出血等癥狀,需通過病理活檢確診。
發現異常顏色的宮腔積液排出,建議記錄液體顏色、排出時間及伴隨癥狀。持續3天以上的血性分泌物,或伴有發熱、劇烈腹痛時,需及時婦科就診。醫生會根據超聲檢查和實驗室分析,判斷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宮腔引流或手術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