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流產可能對女性身體和心理造成多重影響,主要涉及生殖系統損傷、內分泌紊亂及心理創傷等方面。
生殖系統損傷是常見后果。反復宮腔操作可能導致子宮內膜變薄、宮腔粘連,表現為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輸卵管炎癥或阻塞風險增加,可能引發繼發性不孕。宮頸機能不全發生率上升,中晚期流產或早產概率提高。

內分泌紊亂表現為激素水平失衡。多次妊娠中斷會擾亂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出現月經周期紊亂、排卵障礙。甲狀腺功能異常風險增加,可能伴隨體重波動、疲勞等癥狀。多囊卵巢綜合征等代謝性疾病發生概率提升。

心理影響不容忽視。約40%經歷重復流產的女性會出現創傷后應激反應,表現為焦慮、抑郁情緒。生育壓力可能導致夫妻關系緊張,部分患者產生病理性自責。持續心理應激可能進一步加重內分泌失調。
遠期健康風險包括盆腔炎性疾病發生率提高3-5倍。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風險上升,可能引發慢性盆腔痛。40歲后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的發病風險較普通人群增高。

建議有兩次及以上流產史的女性進行系統評估。基礎檢查包括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檢測。影像學評估需包含三維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容受性。必要時進行宮腔鏡檢查和染色體分析。心理評估可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