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環扎術主要用于預防宮頸機能不全導致的流產或早產,但手術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常見并發癥包括感染、出血、宮頸撕裂、膀胱損傷及誘發宮縮。

感染是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多因手術操作或術后護理不當引起。患者可能出現發熱、陰道分泌物異常等癥狀。預防需嚴格無菌操作,術后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術中或術后出血發生率約5%-10%,嚴重時需輸血或二次手術止血。出血量與宮頸血管分布、縫合技術相關,過度牽拉或縫合過深可能損傷血管。少量出血可通過壓迫止血,大量出血需拆除縫線重新縫合。

宮頸撕裂多發生在拆除縫線或分娩過程中,尤其宮頸條件不佳者風險更高。術前評估宮頸長度和質地很重要,嚴重撕裂可能需宮頸修復術。伴隨癥狀包括劇烈疼痛和活動性出血。
膀胱損傷屬于罕見但嚴重的并發癥,多見于經驗不足的術者。患者術后出現血尿或排尿困難需立即排查,確診后需留置導尿管或手術修補。術前排空膀胱可降低風險。
約15%-30%患者術后出現規律宮縮,可能引發縫線移位或早產。高危人群需密切監測,必要時使用宮縮抑制劑如硝苯地平、吲哚美辛。宮縮持續不緩解可能需提前拆除縫線。

極少數情況下會發生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或縫線侵蝕宮頸組織。術后出現持續腹痛、陰道流液或發熱需及時就醫。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和規范操作能顯著降低并發癥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