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治療需根據個體情況選擇中西醫結合或單一療法。西醫治療以藥物和心理干預為主,中醫側重整體調理和情志疏導,兩者各有優勢。
1、西醫藥物治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舍曲林、帕羅西汀,或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如文拉法辛可調節神經遞質。藥物起效較快,適用于中重度抑郁發作,需注意胃腸道反應和睡眠障礙等副作用。

2、中醫辨證施治:肝氣郁結型可用柴胡疏肝散,心脾兩虛型適用歸脾湯,腎虛肝亢型常用滋水清肝飲。針灸選取百會、印堂、太沖等穴位疏通經絡,耳穴壓豆調節臟腑功能,對輕中度抑郁及藥物不耐受者效果顯著。
3、心理干預協同:認知行為療法幫助修正負面認知,正念訓練改善情緒調節能力。中醫情志相勝法通過五音療法、書畫怡情等方式疏導情緒,與西醫心理治療形成互補。
4、生活方式調整:西醫建議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中醫推薦八段錦、太極拳調和氣血。飲食上西醫注重補充Omega-3和維生素D,中醫推薦玫瑰花茶、百合粥等食療方疏肝解郁。
5、個體化治療方案:急性期可優先用西藥控制癥狀,緩解期配合中藥鞏固療效。合并慢性病患者更適合中西醫結合治療,認知功能下降者需簡化用藥方案。定期復診評估療效,避免自行停藥導致復發。

老年抑郁癥患者需保證每日30分鐘日光照射,攝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家屬應創造包容環境,鼓勵參與社交活動。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自殺傾向時需立即就醫,中西醫聯合治療能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和臨床治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