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缺鋅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鋅劑、改善吸收功能等方式干預。缺鋅通常由攝入不足、吸收障礙、需求增加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養的嬰兒缺鋅風險較低,但6個月后需及時添加富鋅輔食。動物性食物如牛肉泥、豬肝粉、蛋黃等含鋅量高且吸收率優于植物性食物。牡蠣等海產品鋅含量豐富,需加工成泥狀后少量嘗試。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特殊群體對鋅的需求量較高。這類嬰兒可能伴隨生長發育遲緩、反復口腔潰瘍等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等制劑,避免與鈣劑同服影響吸收。
慢性腹瀉、腸道疾病可能導致鋅吸收障礙。此類患兒除補鋅外還需治療原發病,可配合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牛奶蛋白過敏患兒需規避過敏原,選擇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長期缺鋅可能影響免疫功能和認知發育。若出現地圖舌、異食癖等典型癥狀,或血鋅檢測低于正常值,需在兒科醫生指導下進行3-6個月的規范補充。補鋅期間建議定期監測血清鋅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