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癖主要表現為對非生命物體或特定身體部位產生強烈性喚起。這種性偏好障礙的核心特征是通過接觸、使用特定物品獲得性滿足,通常從青春期開始顯現,持續超過6個月方可確診。

常見表現包括對異性貼身衣物如內衣、絲襪、鞋子、皮革制品等非生命物體的性迷戀。部分患者會收集、偷竊或反復觸摸這些物品,在接觸過程中伴隨自慰行為。對物品的依賴程度可能逐漸加重,從最初單純觀賞發展到必須使用該物品才能完成性活動。

典型行為模式有收集特定物品、在性幻想中頻繁出現該物品、因物品產生強烈性沖動等。部分患者會裁剪或改造物品以增強刺激性,如將絲襪剪成特定形狀。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偷竊行為,約12%的盜竊案件涉及戀物癖患者竊取目標物品。

多數情況下癥狀程度較輕,僅表現為個人性偏好。當出現反復偷竊、嚴重影響正常性功能或導致社交障礙時,建議尋求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對改善癥狀效果較好,通過暴露療法和反應預防可減少對物品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