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呻吟樣呼吸、鼻翼扇動、發紺及三凹征。該病多由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導致,常見于早產兒,需及時就醫干預。

1、呼吸急促
患兒呼吸頻率明顯增快,每分鐘可達60次以上。由于肺泡塌陷導致通氣不足,機體代償性加快呼吸頻率以維持氧合。聽診可聞及細濕啰音,胸片顯示彌漫性顆粒狀陰影。需立即給予氧療或機械通氣支持。
2、呻吟樣呼吸
呼氣時出現特征性呻吟聲,是患兒通過聲門部分關閉延長呼氣時間,被動維持肺泡內正壓的表現。這種代償機制會加速體力消耗,伴隨肋間肌收縮明顯。臨床需警惕進行性呼吸衰竭風險。
3、鼻翼扇動
吸氣時鼻翼隨呼吸運動明顯擴張,反映呼吸輔助肌參與代償。多與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凹陷同時出現,提示存在嚴重氣道阻力增加。血氧監測常顯示氧飽和度波動性下降。

4、發紺
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以口周及肢端為著,提示動脈血氧分壓低于正常水平。進行性加重的發紺可能并發肺動脈高壓,需緊急處理。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是重要評估手段。
5、三凹征
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及肋間隙明顯凹陷,反映存在嚴重呼吸困難。多伴隨呼吸節律不整,嚴重者可出現呼吸暫停。需警惕呼吸肌疲勞導致的II型呼吸衰竭。

對于確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患兒,維持適宜環境溫度在36.5-37.5攝氏度有助于降低氧耗。喂養應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優先選擇母乳喂養以增強免疫力。密切監測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及血氣分析指標,避免劇烈搬動刺激。恢復期可進行輕柔撫觸促進肺循環,定期隨訪評估肺部發育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