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中藥輔助、飲食調節、增加飲水量、局部護理等方式緩解。該病多與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尿路結構異常、激素水平變化有關。
1、抗生素治療:細菌性尿道感染需采用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抗生素需按療程服用,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癥狀緩解后建議復查尿常規確認療效。

2、中藥輔助: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加減,含瞿麥、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材。反復發作的慢性感染可用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中藥需辨證使用,避免與抗生素相互作用。
3、飲食調節:每日飲用蔓越莓汁200ml可抑制大腸桿菌黏附。增加西瓜、冬瓜等利尿蔬果攝入,減少辛辣刺激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尿液酸度。
4、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形成機械沖洗,排尿間隔不超過3小時。避免憋尿行為,性行為后及時排尿。可飲用淡竹葉茶輔助消炎。
5、局部護理: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如廁后從前向后清潔。月經期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避免使用帶香料的護理產品。盆浴時加入金銀花煎劑坐浴。

預防復發需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每周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長期反復感染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絕經后女性可考慮局部雌激素治療。出現發熱或腰痛需警惕腎盂腎炎,及時就醫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