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的毒性較強,直接接觸其汁液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誤食果實或葉片可能導致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南天竹全株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南天竹堿為主要毒性成分,對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具有刺激作用。
皮膚接觸南天竹汁液后,局部可能出現紅斑、丘疹或水皰,伴有灼熱感和瘙癢。癥狀通常在接觸后數小時內出現,敏感體質者反應更為明顯。處理時需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接觸部位,避免抓撓以防繼發細菌感染。若出現大面積皮疹或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需緊急就醫。
誤食南天竹果實或葉片后,口腔和咽喉部會有麻木感和燒灼感,伴隨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刺激癥狀。嚴重中毒者可出現頭暈、心悸、肌肉震顫等神經系統癥狀,兒童誤食少量即可能出現明顯中毒反應。發現誤食后應立即漱口并飲用大量牛奶或清水稀釋毒素并催吐,同時攜帶殘留植物樣本盡快送醫。
日常接觸南天竹時應佩戴手套,修剪后及時洗手。家長需將盆栽放置在兒童無法觸及的位置,教育孩子識別有毒植物。園藝工作者操作后若出現不適,可用生理鹽水沖洗眼睛或皮膚。建議社區綠化時避免在幼兒園、學校等場所種植南天竹,選擇無毒的觀賞植物替代。出現嚴重中毒反應時,需立即進行洗胃和活性炭吸附等醫療干預,同時監測肝腎功能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