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低置可通過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禁止性生活、定期產檢、必要時醫療干預等方式改善。胎盤低置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多次流產、子宮畸形、多胎妊娠、高齡妊娠等因素引起。
1、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能降低子宮下段壓力,建議采取左側臥位促進胎盤血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提重物,每日保持12小時以上臥床時間。

2、避免劇烈運動:跑跳、深蹲等動作會增加腹壓,可選擇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活動。運動時出現陰道流血需立即停止。
3、禁止性生活:性興奮引發的子宮收縮可能加重出血風險。妊娠28周后若胎盤仍覆蓋宮頸內口,需持續禁止至分娩。
4、定期產檢:通過超聲監測胎盤邊緣與宮頸內口距離,每2-4周評估一次。重點關注陰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早產癥狀。
5、醫療干預:孕28周后仍為完全性前置胎盤時,可能需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或進行宮頸環扎術。嚴重出血者需提前剖宮產終止妊娠。

胎盤低置孕婦應保證每日攝入30g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漿等,補充鐵劑預防貧血。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但禁止任何增加腹壓的訓練。保持會陰清潔,使用pH5.5的弱酸性洗液預防感染。睡眠時用枕頭墊高臀部,減少重力對胎盤位置的牽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