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可通過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藥物緩解,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精神緊張等因素引起。

1、前列腺素分泌過多:
前列腺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引發疼痛。減少前列腺素合成是緩解痛經的關鍵,布洛芬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阻斷前列腺素生成,通常在服藥后30-60分鐘起效。熱敷下腹部可協同增強藥物效果。
2、子宮收縮異常:
子宮肌層不協調收縮會壓迫血管造成缺血性疼痛。對乙酰氨基酚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提高痛閾,適合伴有頭痛的痛經患者。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可降低子宮肌張力,每日練習3次每次5分鐘。

3、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與經血逆流、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痛經、性交痛等癥狀。萘普生作為長效非甾體抗炎藥能維持12小時鎮痛效果,需在月經來潮前24小時開始服用。確診需腹腔鏡檢查。
4、盆腔炎癥:
盆腔炎可能由細菌上行感染、衛生不良等因素引起,常伴有發熱、異常分泌物等癥狀。急性期需聯用抗生素治療,慢性疼痛可選用塞來昔布這類COX-2抑制劑,避免刺激胃腸道。治療期間需禁止盆浴。
5、精神因素:
焦慮抑郁會降低疼痛耐受閾值,形成疼痛-緊張惡性循環。短期使用羅通定等中樞性鎮痛藥可打斷循環,配合正念冥想訓練效果更佳。每日保證7小時睡眠有助于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經期飲食宜選擇溫補類食物如紅糖姜茶、桂圓紅棗粥,避免生冷刺激;適度進行瑜伽貓式、嬰兒式等舒緩運動;保持腰腹部保暖,使用40℃左右熱水袋熱敷15分鐘/次。若疼痛持續72小時不緩解或伴隨大量血塊,需及時婦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