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手術方法需根據腫瘤分期、位置及患者整體狀況選擇個體化方案,主要包括根治性切除術、姑息性切除術兩大類。早期胃癌可考慮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腹腔鏡手術,進展期胃癌常需開腹手術聯合淋巴結清掃。

1、內鏡下切除:適用于黏膜內癌T1a期無淋巴結轉移者,通過胃鏡引導下切除病變黏膜層。操作創傷小、恢復快,術后需定期胃鏡復查監測復發。常見術式包括內鏡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2、腹腔鏡手術:針對T1-T3期腫瘤,通過腹部小切口完成胃部分切除及淋巴結清掃。相比傳統開腹手術,具有出血少、疼痛輕的優勢。需注意術中轉為開腹手術的可能性,術后可能出現吻合口瘺等并發癥。
3、遠端胃切除術:適用于胃竇部或胃體下部腫瘤,切除胃遠端2/3后重建消化道。需同步清掃第1、3、4、5、6、7、8、9組淋巴結,術后可能發生傾倒綜合征,需少量多餐飲食調節。
4、全胃切除術:針對胃上部癌或彌漫型胃癌,完整切除胃體并清掃周圍淋巴結。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食管空腸吻合,術后需長期補充維生素B12,定期監測營養指標預防貧血和骨質疏松。
5、聯合臟器切除:晚期腫瘤侵犯鄰近器官時,需聯合切除部分胰腺、脾臟或橫結腸等。手術風險顯著增加,術前需評估心肺功能,術后可能需輔助放化療。

胃癌術后需堅持高蛋白、低糖、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每日分6-8次進食,避免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康復期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術后3個月避免負重勞動。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胸腹CT及胃鏡,術后5年內每3-6個月隨訪一次。出現嘔血、持續腹痛或體重驟降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