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肛門旁出現紅疙瘩常見于尿布皮炎、肛周膿腫或過敏反應。尿布皮炎多由排泄物刺激引起,肛周膿腫與細菌感染相關,過敏反應則可能因接觸某些物質導致。

尿布皮炎是最常見原因,表現為皮膚發紅、輕微腫脹,嚴重時可能出現糜爛。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是關鍵,每次排便后用溫水清洗并輕柔擦干,涂抹含氧化鋅的護臀霜形成保護層。選擇透氣性好的尿布并及時更換能有效預防。

肛周膿腫相對少見但需警惕,初期為硬結伴紅腫,逐漸發展為有波動感的腫塊,可能伴隨發熱。這種情況需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抗生素治療或切開引流。日常應注意手部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過敏反應引起的紅疙瘩通常邊界清晰,可能伴有瘙癢。排查近期是否更換了新的尿布品牌、濕巾或洗滌劑,暫停使用可疑物品后觀察癥狀變化。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膏。

若紅疙瘩持續超過3天不消退、面積擴大或伴隨發熱、膿液滲出等情況,建議立即就診兒科。新生兒皮膚屏障功能較弱,不當處理可能加重癥狀,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成人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