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突裂是一種先天性頜面部畸形,指牙槽骨部分或完全未融合形成的裂隙,常伴隨唇裂或腭裂出現。該畸形可能由遺傳因素、孕期營養缺乏、藥物影響、病毒感染、環境毒素等原因引起。
1、遺傳因素: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史是重要誘因,父母攜帶相關基因可能增加胎兒患病風險。建議備孕前進行遺傳咨詢,孕期定期超聲監測胎兒發育。

2、營養缺乏:孕期葉酸、維生素B族攝入不足影響胚胎頜面部發育。孕婦需每日補充400μg葉酸,多食深綠色蔬菜、動物肝臟等富含營養素的食物。
3、藥物影響:妊娠早期服用抗癲癇藥、類固醇等致畸藥物可能導致發育異常。備孕及孕期應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自行服用潛在風險藥物。
4、病毒感染:風疹、巨細胞病毒等宮內感染干擾胚胎細胞分化。孕前接種疫苗,避免接觸傳染源,出現發熱皮疹及時就醫。
5、環境毒素:長期接觸農藥、重金屬等污染物增加畸形風險。孕期遠離化學污染環境,戒煙戒酒,保持居住空間通風良好。

牙槽突裂患兒需在9-11歲完成植骨手術修復裂隙,術前需正畸治療擴大牙弓,術后進行語音訓練。日常護理需使用專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避免硬物碰撞裂隙區,定期復查頜骨發育情況。飲食應選擇高蛋白流質食物如牛奶、肉泥,避免過熱過冷刺激,配合咀嚼訓練改善咬合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