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積水可能由先天性輸尿管狹窄、膀胱輸尿管反流、尿路結石、神經源性膀胱、泌尿系統(tǒng)腫瘤等原因引起。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輸尿管狹窄或膀胱輸尿管連接部異常可導致尿液排出受阻,輸尿管擴張形成腎積水。產前超聲檢查可早期發(fā)現,輕度積水可能自行緩解,嚴重者需行輸尿管再植術或腎盂成形術。

2、反流問題:膀胱輸尿管反流使尿液逆流至腎臟,長期刺激導致腎盂擴張。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可確診,反流分級決定治療方案,包括預防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內鏡下注射治療或抗反流手術。
3、梗阻性病變:尿路結石、腫瘤或息肉等機械性梗阻引發(fā)積水。典型表現為腰腹痛伴血尿,超聲與CT可定位梗阻點。結石<5mm可嘗試排石治療多飲水+坦索羅辛,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
4、神經功能障礙:神經源性膀胱因支配異常導致排尿障礙,繼發(fā)腎積水。尿動力學檢查明確診斷,需間歇導尿配合M受體阻滯劑托特羅定、索利那新,嚴重者行膀胱擴大術。
5、腫瘤壓迫:腎母細胞瘤等占位病變壓迫尿路系統(tǒng)。腹部包塊伴高血壓為典型癥狀,增強CT評估后需手術切除聯合放化療,術后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

日常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1000-1500ml,避免高鹽飲食,限制菠菜等高草酸食物。適度進行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jiān)測積水變化。夜間排尿1-2次減少膀胱壓力,注意會陰清潔預防尿路感染。出現發(fā)熱、血尿或持續(xù)腹痛應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