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線雙眼皮手術常見的弊端包括術后效果不穩定、線結外露、感染風險以及形態不對稱等問題。該手術通過縫合線在瞼板與皮膚之間形成粘連,但可能因個體差異或操作不當導致并發癥。

術后效果不穩定是主要風險之一。埋線法形成的雙眼皮可能隨時間推移逐漸變淺甚至消失,尤其適用于上瞼皮膚較薄、脂肪較少的年輕人群。若患者上瞼組織過厚或松弛,縫線支撐力不足易導致脫落,術后3-5年維持率約為60%-80%。
線結外露與感染風險需重點關注。縫線可能穿透皮膚形成肉眼可見的小結節,伴隨局部紅腫或異物感。手術過程中消毒不嚴格可能引發細菌感染,表現為切口處疼痛加劇、分泌物增多,需及時進行抗感染處理。

形態不對稱多與術前設計偏差有關。雙側埋線位置深淺不一可能導致雙眼皮寬度不一致,修復時需重新調整縫線固定點。約15%-20%的求美者可能因解剖結構差異出現輕度不對稱,明顯異常需在術后1-3個月進行修復手術。
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對縫線材料敏感者可能出現局部瘙癢、紅斑,需立即拆除縫線并更換其他術式。術后早期應避免揉眼或劇烈運動,防止縫線移位影響最終效果。

建議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術前評估。醫生需根據瞼裂長度、眼窩深度等參數個性化設計,重度上瞼下垂或瘢痕體質者不宜采用該術式。術后48小時內冰敷可減輕腫脹,1周內避免化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