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可就診于消化內科、肝病科或內分泌科,具體需結合病因及伴隨癥狀選擇科室。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脂肪肝的常規首診科室,擅長通過肝功能檢查、腹部超聲等診斷非酒精性脂肪肝。若伴隨腹脹、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建議優先選擇該科室。醫生可能建議調整飲食結構并增加運動量。

2、肝病專科:
肝病科對中重度脂肪肝或合并肝纖維化患者更具針對性,可進行FibroScan等精準評估。當出現肝區疼痛、黃疸等典型肝損傷表現時,需轉診至肝病專科。治療可能涉及水飛薊賓、雙環醇等護肝藥物。
3、內分泌科:
代謝異常導致的脂肪肝應選擇內分泌科,尤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該科室可通過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檢測評估代謝狀態。治療側重二甲雙胍、阿托伐他汀等代謝調節藥物。

4、營養科:
營養科能提供個性化膳食方案,針對超重患者制定低GI飲食計劃。建議每日攝入30g膳食纖維,控制精制碳水在總熱量30%以下。地中海飲食模式被證實對逆轉脂肪肝有效。
5、體檢中心:
體檢發現的輕度脂肪肝可先在健康管理中心隨訪,每3-6個月復查超聲和ALT。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體重下降5%-10%即可顯著改善肝脂肪變。

脂肪肝管理需多學科協作,日常應控制總熱量攝入,優先選擇深海魚、堅果等優質脂肪,避免含糖飲料。每周進行3-5次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騎自行車或跳操。合并轉氨酶持續升高或肝硬度異常時需及時專科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