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疑病癥的治療需結合心理干預與藥物輔助,核心在于緩解過度擔憂和糾正錯誤認知。疑病癥疾病焦慮障礙主要表現為對健康狀況的持續焦慮,常伴隨反復就醫或過度檢查行為。

心理治療是首選方案。認知行為療法能幫助患者識別對軀體癥狀的災難化解讀,逐步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行為。支持性心理治療通過傾聽和共情減輕孤獨感,家庭治療可引導家屬避免過度關注或否定患者的癥狀訴求。

藥物治療適用于焦慮抑郁癥狀明顯者。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舍曲林、帕羅西汀可調節情緒,小劑量抗焦慮藥物如丁螺環酮有助于緩解急性焦慮發作。藥物需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生活方式調整具有基礎作用。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能改善軀體化癥狀,正念訓練可降低對身體的過度關注。建議參與社交活動轉移注意力,減少反復搜索健康信息的行為。

合并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需注意鑒別。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可能加重焦慮癥狀,建議定期復查基礎疾病。當出現持續功能損害或自殺傾向時,需及時轉診精神科專科治療。







